人系马来,心系镐京(11/10)

发布时间:2007-10-06 浏览次数:

人系马来,心系镐京

——记马来西亚留学

尊敬的各位院领导和同事们:

大家好! 2013年9月26日,我乘坐马来西亚航空MH361次航班从首都国际机场出发,历时六个半小时抵达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机场。从此,开始踏上了一段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

一)国家篇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首都为吉隆坡,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为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陆地面积为32.9万平方米,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千米。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气温较为恒定,无明显变化。

马来西亚主要融合了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种族,同时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所以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包头巾的穆斯林,这也算是这个国家的一大特色。

二)学习篇

我就读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简称UPM)该所大学成立于1931年,坐落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附近高科技园区,占地面积1200公顷,是马来西亚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大学。1973年与马来亚大学农业系合并成为马来西亚农业大学,1999年正式改名为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博特拉大学共设有16个学院,12个研究所,8个服务中心。其中16个学院包括农学学院,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及技术学院,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等。我学习的人力资源发展专业(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就设立于教育学院之中。

我所就读的人力资源发展专业共包含13门课程(共计40学分),其中有8门必修课程(24学分)和5门选修课程(16学分)。毕业时间1-5年不等,时间完全根据学生自己学习情况和学分修取情况来定。此外,当地大学的上课时间与我们国内的上课时间有很大的不同。课程基本上都集中在下午3点到晚上9点之间,而且每门课程每周只上一次课,每节课时长为3个小时。虽然上课时间比较长,但是课堂气氛却很活跃,老师经常会讲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每门课程班级人数基本在3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当地的马来人和印度人,国际学生中华人人数相对比较少。但无论是老师上课还是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英语来进行的,这对于我来说算是一种不小挑战,但是我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不断地克服困难,强化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生活篇

    马来西亚的图书是很贵的,因为这个国家比较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所有的书籍都是正版的。因为没有像国内一样的盗版图书,所以价格相对较贵一些。在学校里,很少学生会去书店买正版图书,他们要么去图书馆借书看,要么去打复印店里购买复印版的书籍。

马来西亚饮食主要是以米饭为主,食物口味偏甜偏辛辣。无论是早中晚,你经常可以在食堂看到很多人会选择吃米饭。在我的印象中,他们习惯性的会选择炸鸡腿或是炸鱼再配一些酱料来伴着米饭吃,很少看到他们只吃蔬菜。在学校里,每顿饭的价格基本在7RM—8RM(1RM=2RMB)。

另外,看似不是问题的住宿,在这里也成为一个问题。不像国内的大学,凡是注册的学生,学校都会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宿舍。在马来西亚,学校的宿舍是比较难申请的,而且宿舍数量有限,所以我和另一个中国女孩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房间(每月人均250RM),因为每天有校车接送,虽然路程远一些,但是还算方便。

总之,在这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感受到了马来西亚不同的文化与风俗,同时也体会到了我们与外国人之间思维模式的差异。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我相信一句话:逆境才更加有利于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所以我会鼓起勇气去面对一次次的困难和挫折,朝着我未来的目标不断奋进前行。

最后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学院的各位领导,感谢你们对我的支持与培养;同时,也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真心的谢谢你们!

人生总要去书写很多不知结局的故事,有的故事美好顺利,有的故事却永远成为一种残缺。完美的结局是我们搏击风雨的见证,也是我们永久的期待,既然我们年轻,我们就更应该成为自己生活的舵手,为自己的目标扬帆远航!

 

 

 

 

                                                      张晨     

2013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