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留学汇报(一)/陈冬

发布时间:2011-10-07 浏览次数:

 

简单而充实,为明天奋斗

——陈冬马来西亚留学汇报(一)

尊敬的院长:

您好,转眼间我已经来到马来西亚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中,我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从刚来时对当地饮食的不适应到慢慢习惯;从入学报到时对学校环境的迷茫到现在每天熟悉的往返于宿舍及图书馆、餐厅及教学楼;从一开始和老外说英语时的紧张,到现在能轻松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切都渐渐的进入了正轨,慢慢的融入了马来的生活。

现在向您汇报我在这一个月的情况。

一、语言环境

刚来马来西亚的那几天,非常的迷茫。因为来马来西亚之前,自己从网上查看了大量的资料,说马来西亚有非常多的华人。当时还在想,如果万一碰到什么事情解决不了了,还能用中文问问华人。但是来了几天之后,这种念头在我心里已经打消了。在我们学校里,国际留学生和本地学生是不在一起的,而且学校非常大,足有17000亩地,国际留学生会有专门的住宿区。因此,在刚来到学校办理各种手续的时候,我几乎是一个华人都没有见到。于是我不得不用我那并不流利的英语以及肢体语言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进行着交流。当然大家都是初来乍到,在大家一起办理完各种各样的手续之后,彼此都成为了朋友。

上课的时候,教授全程英文教学,他们大多是马来人。但是他们全部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博士毕业回来后在学校教学的,而我们班的“coordinator”,相当于镐京学院的班主任,也是从英国研究生毕业的。因此,在他们的发音中并没有多少我原本以为会很多的马来口音。我所在的学院是计算机学院,所学专业是信息技术管理,我们班里一共有25个人,有伊朗人、印度尼西亚人、泰国人、韩国人以及中国人。与在其他国家留学不同的是,在这里人数占主导地位的不再是中国人,班里加我一共3个中国学生,而在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伊朗人,他们很多人英语非常好。这也让我非常的疑惑,为什么他们英语那么好,还都要来这学习,而不去欧美的国家,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明白他们不是不想去那些发达国家,而是他们是去不了,由于国家的一些外交政治问题。而对我个人而言,除了在教室里,课堂上良好的英文环境之外,回到宿舍后,也常常觉得自己非常的幸运。因为在我的对门,住着一个在伊朗教了7年英语的英语老师,现在来这读博士,他人非常的热情,每次我在遇到英语上的一些问题时他都给我讲解。

因此,在这一个月中,虽然不敢说自己的英语进步有多快,但是在这样良好的英文环境之下,确实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但是还是需要我去不断努力,越是说的多了,越觉的单词量少,我每天都会随身带个小本子,把一天中和别人交流过程中不会的单词记下来,然后回去查出来并记住。突然想到了镐京的学子们,想到他们中很多人就要参加雅思考试,而口语向来是中国学生的弱项,通过来这的一个多月感受,个人觉得,口语要想说好,首先就是要敢说,其次是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和别人说英语,并且一定要积累,这样最后一定会达到很好的水平的。

二、教学方式

在这里,根据你的专业不同,会有不同的课程安排,但所有的学科都必须在毕业时修满40个学分。学校会把所有与这个专业的相关课程列出来,你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你就选什么课,但是有些核心课程是必修的,并且在毕业前要完成两篇的毕业论文并发表。而我所学的又是理工专业,必须在完成论文的同时也要完成实物制作。

课堂上,主要以小班授课,讨论式授课为主,教授在上面讲课的时候,底下的学生如果有问题不懂,或者对教授讲的东西有疑问的时候,可以随时打断教授的讲课而进行提问,而教授也会就此问题让大家各抒己见。刚开始,由于不习惯这种讲课方式,我们几个中国学生总是默默地听教授讲课,认真的记笔记,而不敢向其他国家学生那样勇于提问问题,提出与教授不同的观点。但是渐渐的熟悉这种方式之后,我的胆子也变大起来,有疑问和不同观点的时候,我也能声音洪亮的提出来,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甚至有时候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而导致与同学看法不一样的时候,也会进行小小的争论。当然这些都是在你上课之前进行充分预习的前提之下,因为只有当你投入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迅速的融入到课堂讨论的进行中,而下去如果不读大量的书籍的话,就无法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上完课之后,教授经常会留大量的作业。但是这些作业依然与国内一般大学不同。说是大量作业,其实就是一个课题。教授会留下一个课题的范围,然后会告诉你什么时候交。我们都是分小组的,4个人一个小组,我和两个伊朗人,以及一个印尼人一组。而这种课题你不仅仅要做的是写一篇不少于10页的报告,你还得做“proposal”,这个类似于我们镐京学院的开题报告,写清楚这个课题的背景,问题陈述,研究的目的,要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范围,以及研究的方法和计划表等等。并且在做完“proposal”以及最终完成这种小的报告之后,要做比较正式的“presentation”,这个也相当于我们的答辩,必须完成PowerPoint的制作,并在讲台上进行不少于15分钟的讲解。而这些平时的小课题,会占到我们这门课程的60%,最终的考试只占40%。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敢大意,从资料的查阅到问卷调查的研究,再到报告的研究和PowerPoint的制作,每个人都为此努力着。

三、学习氛围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内容是说中国大学生享受生活的几年,正是美国大学学生最勤奋的几年。文章里说在美国哈佛的图书馆里的半夜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你也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学生拿着书本在学习。一个在哈佛的中国留学生感叹道,她在哈佛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当时看完这篇文章后很受触动,全世界最聪明的人都这样的勤奋,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大学生确实是太享受了。

哈佛毕竟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学府,但是其他学校的学生究竟有没有向这样勤奋,自己在心里还是产生很大疑问的。在我来到马来西亚理工大学之后,一切的一切,在震惊我的同时,心中的疑问也烟消云散。当时就告诉自己,我也一定要勤奋、努力。

在这里,每天图书馆都是满满的,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学习,你可以看见有些人在小的讨论室在里面讨论课题,你也可以看到有些人跟前放着一大堆手写资料连头也不抬继续研究的,当然还有很多人认真在看书的,我经常会看到很多人一次借十来本书的。而图书馆晚上11点关门,但是在图书馆门口就有一个24小时自习室,每到10点多的时候,就有些人已经过去占座位了。在24小时自习教室门口,就有一个自动咖啡机,为那些通宵自习的人提供方便。

在这里短短的一个月,我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几乎每天都是奔波在宿舍、教学楼、餐厅以及图书馆之间。学校非常大,所以学校里面会有公车站,每15分钟到20分钟一趟车,到学校各个不同的地方。每天下午上完课后,我都会去图书馆学习,一直到晚上10点做校车回宿舍。我想念家乡的食物,但平时我没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做。只有当周末时,偶尔会为了自己刚刚完成的课题小小的庆祝一下,自己做一碗西红柿鸡蛋面,然后继续图书馆。

四、回忆镐京

来到马来西亚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我时时刻刻想着我的母校镐京学院。正是镐京学院学习、工作的高强度,让我能够在压力如此大的国外学习生活中迅速地适应;也正是因为镐京学院给了我站在讲台上成为教师的机会,我才能在国外的课题答辩中如此的从容。

很清楚的记得,杨院长您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镐京学院自成立,我们就选择了一条不平坦、不平凡的路。这也是一条成功之路。我们的同学披星戴月是最苦的,我们的老师起早贪黑是最累的。所有的这一切,我们并不仅仅是为了留下苦难的记忆,更不是为了简单的劳其筋骨。我们追求的是事业的巨大成功、我们向往的是人生的辉煌荣耀。既已选择,只能是昼夜兼程。”

而现在我又对这段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我们选择的这条路在中国其他高校看来是不可行的,但在国外的大学中,都是这样做的,说明我们正在走着正确的路线。事实上,我们确实在一步一步的走向胜利,从04级四级通过率的9%到09级四级的通过率的93.3%,从04级就业的艰难,到现在08级的高端就业,作为一个在镐京生活了六年的人来说,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相信沿着镐京学院的方向和路线走下去,学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的灿烂。在此,我衷心祝愿杨院长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愿镐京学院的每位老师一切顺利,祝愿镐京学子学习进步,最后祝愿08级的学生们在考研、高端就业中取得新的突破。

 

 

                                                            学生:陈冬

                                                            2011年10月5日